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进入人们的视野。仿佛突然之间,许许多多民间传统文化的东西“冒”了出来,全国人民穿唐装、贴剪纸、挂中华结;看中医,喝凉茶也成了时尚。
由此,一个问题也被提了出来:为什么要拯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表面上看似乎是由林林总总的岁时节令、千姿百态的民间艺术、口耳相传手手相递的技艺绝招……构成的,但它真正的魅力远远超越于表现形式,这里面有一个“场”,在这个“场”里,接力了中华民族一代代人的思想力、创造力、生存力,可以激发起全民族的情感、骄傲和力量,这个“场”可以成为一个人一生永远的牵挂。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过春节、划龙船、窗花剪纸、赏琴品诗……这些中国人几千年日常生活中的最为基本的部分逐渐消失,当游子回到家乡寻找乡间古乐、寻找泥塑公仔、寻找傩舞却遍寻不着,当文化逐渐地与别国越来越趋同,这种文化淡漠的背后,会不会是民族情感的淡漠?如此好有一比,假如全世界多样化的植物物种消失,仅仅剩下粮食这一类物种的时候,那时的地球将会是何种景象?当然这是不可能的。那末,要让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断掉,似乎这也是不会有人答应的。
所以我们要拯救和保护由祖先创造并且正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些历经千百年,在千锤百炼的锻造中传承到今天的传统市井文化和乡土艺术,那些绝活,那些描绘在《清明上河图》里以及尚未描绘进去的一切生动丰富的文化遗产。
也有人提出质疑,有必要花金钱花人力花时间去保护这些曾经被称为“四旧”的东西吗?
中国几千年来均以文人文化为正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构成部分民间文化被认为是上不得大雅之堂的东西。事实上它们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两者都不应偏废;同时它们之间还有江河源流的关系,民间蕴藏了文人文化的生命之源。遗憾的是几千年来人们从来不这样思考,或者这样思考了,也不会给民间文化以应有的位置。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大多数种类都具有草根特性,注定生命力无比坚韧,虽然不能同文人文化同起同坐,却自由生长自得其乐。可是,再坚韧的生命,也当不得十数年数十年甚至一个世纪的冷落,如果在冷落之外又来了新的强势力量的冲击,那么这些以口头和手授方式相传的绝对弱势文化,一旦遭遇传承人断代,就只能步《广陵散》后尘,成为空谷绝响。
日本和法国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起就开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国家性抢救,中国在这方面迟到了将近半个世纪。当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的时候,文化多样性受到严重冲击,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文化本土化的重要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顺应世界潮流,于2003年在巴黎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在这最为关键时候一步跨出,跟上了时代步伐。
现在回过头来看2005年11月由国家文化部和广东佛山承办的亚洲艺术节,以及在亚洲文化部长论坛上签署的《佛山宣言》,还有亚洲各国精心选送的民族艺术节目,我们就更加理解了保持世界各国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国与国之间要保持文化多样性,一国之内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同样也要保持文化多样性,如此构成的文化群落才算是丰富多彩的。
近年来国内涌动的民俗潮,犹如惊鸿一瞥,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文明的“阿里巴巴”山洞。开启山洞的咒语从冥冥中传来: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在干什么?还将往哪里去?答案就在我们自己手里,这就是我们想不想把根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