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世界珠心算网 Welcome to WAAMA
新闻
新闻聚焦
首页 新闻 新闻聚焦
王朝才副会长作中国珠算心算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2009-09-03 00:00 浏览次数:933次 来源:世界珠心算联合会

2009年8月14日

各位理事、各位会员代表:

我受迟海滨会长的委托,代表中国珠算心算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四年来的主要工作

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以下简称“中珠协”)第六届理事会,成立于2005年8月,按章程规定,每届任期四年,本届理事会已经届满。四年来,在财政部领导和有关部门及各级财政部门的支持下,通过各位理事和各级珠协的通力合作、以及广大珠算心算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各项工作有所进展,特别是对珠心算教育规律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为珠心算教育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珠心算教育对比实验测试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中国珠算心算协会的工作,进入21世纪初即面临严重的困难。主要的传统工作在技术进步的冲击下急骤萎缩。过去当会计离不开珠算,会计职业资格考试,珠算是必考项目,考试成绩达到珠算5级以上才能发给职业资格证书。达不到5级的,须经过培训,珠算考试及格后才能发给职业资格证书。随着电脑的快速普及,政府有关部门规定,会计职业资格考试,会电脑的可以不考珠算。此后,申请考试珠算能力等级的人数急骤减少,由最盛时期(1996-2002)年均279万人左右,2005年下降到29万人。而中珠协倡导的珠心算教育,由于它对开发儿童智力潜能有显著作用,受到实验珠心算教育的学校、基层教育部门和学生家长的称赞。上世纪末期的20多年,外部发展环境比较宽松,从无到有,发展比较快。1999年前后是最盛时期,在公办小学学习珠心算的学生有54万人,累计学习珠心算的小学生205万人,在各种民办珠心算教育机构和幼儿园中学习的儿童更多。但进入21世纪,外部发展环境逐步恶化,限制增多,开设珠心算教育课的小学和公办幼儿园明显减少,使珠心算教育进入困难时期。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奇怪。珠心算教育是个新生事物,发展成长必然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逐步深化,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逐步能为政府各有关方面所认识、接受和重视,新生事物才能逐步健康发展起来。

据我们2003年的调查,一些教育界人士质疑珠心算教育,主要有以下7条理由:1、增加儿童学习负担。2、不利儿童全面发展。3、计算机普及了,学了没有用。4、说珠心算教育有开发儿童智力潜能的作用,目前处于直觉观察、经验描述阶段,还不能用对比实验测试研究成果加以证实。5、开发的智力潜能,是否能长期保持,有待观察。6、是否有普及性还不清楚,如果不具备普及性,就没有推广价值。7、其开发儿童智力潜能的脑机制,还不能用现代脑科学、教育心理学加以说明。这些意见,当时确实回答不了。客观的评价,它基本上反映了当时我们对珠心算教育规律认识的现状。这些意见应该说是中肯的,切中要害,必须高度重视,正确对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必须用科学实验研究成果来检验。对质疑的意见,要用科研成果来回答。能科学的回答这些问题,优秀的中国珠算文化就能继续得到传承和弘扬,珠心算教育就能逐步成长发展起来。如果科学实验成果不能证实珠心算教育具有开发儿童智力潜能的作用,就要实事求是的对待,以免发生误导,造成不良后果。这是当时全国珠心算教育界面临的严峻形势。中珠协秘书处经过慎重研究,并报经财政部、教育部领导同意,集中主要力量抓“珠心算教育具有开发儿童智力潜能的对比实验测试研究”工作。这项工作得到各省(区市)财政厅(局)和各有关省(区市)教育厅(局)的支持。经过四年多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实验研究成果。珠心算教育具有显著开发儿童智力潜能的作用,已被逐步深化的多层次的对比实验测试研究成果所证实。

第一个层次,是被大量群众性的对比实验测试研究成果所证实。中珠协同各省(区市)珠协,通过实地调查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珠心算教育对比实验测试研究优秀成果评选活动”,共收到333篇研究报告和经验总结,秘书处聘请专家严格评选,共评选出34份优秀的对比实验测试研究成果报告,于2006年8月编辑出版了《珠心算教育与少儿智力开发》一书。这些研究报告有以下3个特点。1、样本量大。参与对比实验测试研究的学校有34所,共有实验班94个,学生4133人;有对照班83个,学生3562人。样本量大可以淡化个体差异的影响,研究成果科学价值高。2、测试项目多,测试数据详实。能用量化的测试数据从多方面反映珠心算教育对儿童智力潜能发展的影响。3、不同的实验单位,同一测试项目,测试方法可能有不同,测试数据可能有差别,但测试数据的指向是相同的,体现了实验的可重复性,证实开发智力潜能的客观实在性。这些对比实验测试研究成果,证实珠心算教育对开发儿童智力潜能的显著作用,表现在以下10个方面。1、注意力增强。2、记忆能力提高。3、增强了思维能力。4、发展了独创性。5、显著提高了阅读速度。6、智商提高。7、文理各科学业成绩领先对照班。8、学习珠心算提升的脑力能长期保持,发展有后劲。9、开发儿童智力潜能的普及性强,参加学习的儿童,都能收到不同程度的开智效果。在数学教学中,教学效果的普及性远高于常规教学。10、对智障儿童提升智力也有显著作用。(以上10项,都有对比实验测试数据,受篇幅限制不便展开说明,各项数据可查阅《珠心算教育与少儿智力开发》一书)。这些研究成果,使人们对珠心算教育具有开发儿童智力潜能作用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这些优秀研究成果是在本届期间收集起来编辑出版的。但艰辛的研究工作不是本届期间所做的,它是中国珠算教育界将近30年辛勤探索研究的结晶,为珠心算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增强了珠算界抢救、保护、传承和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珠算文化的信心。对广大珠心算教育探索者做出的巨大贡献,我代表中珠协表示由衷的感谢和深切的敬意。

第二个层次,是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对比实验测试研究成果所证实。为了验证群众性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进一步求证珠心算教育的开智作用,经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立项的《珠心算教育具有开发儿童智力潜能作用研究》课题,由教育部推荐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承担。经过4年多的工作,在11个省市的13所小学、3所幼儿园开展实验研究,共有16个实验班590名学生和16个对照班595名学生参与了实验测试。学前测试一次,学后每年测试一次,小学生学习3年共测试4次;幼儿园儿童学习2年共测试3次。测试人员是从全国15所高校选配的15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4年共投入4900多个工作日进行测试研究。于2009年初完成了结题报告,并召开了实验研究成果鉴定会。鉴定专家组由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柳斌、邵宗杰、王定华、吕达、曹志祥五人组成,柳斌同志为组长。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的结论是:“1、珠心算教育对促进小学生智商的提高、记忆力的提高、注意力的提高、思维能力的提高、表象能力的提高等整体智力发展具有非常显著或显著的作用;2、珠心算教育对促进小学各学年学生的智力发展具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作用;3、珠心算教育对提高小学1—3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学业成绩的作用显著;4、珠心算教育对促进幼儿园儿童注意力的提高、智商的提高、思维能力的提高、表象能力的提高等整体智力的提高作用非常显著;5、珠心算教育对促进各学年幼儿园儿童智力的发展具有逐渐提高的作用,但较明显的作用是体现在第二学年的儿童身上”。“实验结果还表明,珠心算有别于其他教育项目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培养使儿童在脑中形成清晰的算珠表象,并通过看算和听算的两种主要方式来进行培养相应的脑算能力,即培养脑中形成清晰的算珠表象及其表象操作能力,反映出珠心算教育干预能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核心价值,在于其特有的清晰的算珠表象和表象操作能力的培养要求及相关的教学方法、内容”。以上研究结论是根据16个实验班和16个对照班的综合分析得出的,“但从各个实验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具体情况来看,相互之间是有差别的。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各实验点在珠心算课程设计方面没有取得共识,而呈现出各自探索的发展趋势:第一,是周课时数不统一。按每学年8个月的有效教学时间匡算,各个实验点中最少的为每周一节课,每学年合计32节课,三年合计96节课;最多的每周5节课,每学年160节课,三年合计480节课。课时数的显著差异直接导致各实验点研究的结果出现差异。第二,是每节珠心算课时内知识教学时间与有效的珠心算技能训练时间比例不同。各实验点两者的比例介于4:1至 1:10之间,教学过程的显著差异直接导致各实验点的研究结果出现差异。”基于研究成果,课题组提出:“珠心算应设置为地方课、支持当地幼儿园开展以开发儿童智力为目标的珠心算教育实验,重视并推动珠心算师资培养、成立珠心算教育研究专门机构开展持续研究等政策建议”。鉴定专家组经过讨论认为:“课题研究设计规范,实验科学,方法严谨,体现了认真、中立的研究态度。而且,研究实事求是,对于幼儿园一年级实验不明显的研究结论,没有遮掩,体现了科学求实的态度和精神。研究结论与研究实验匹配,数据统计分析和图例加强了说明的效果,是一个较为优秀的实证研究报告”。“专家组一致同意课题组得出的研究结论,建议通过鉴定,并希望进一步加强珠心算研究和开发,将祖国优秀文化技艺发扬光大”。

第三个层次,是被珠心算教育的脑机制研究成果所证实。《珠心算教育具有开发儿童智力潜能的脑机制研究》课题,经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立项,委托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联合实验组(由中科院院士唐孝威教授主持)和山东潍坊医学院两个单位进行研究。经过4年多的研究,浙江大学、科技大学联合实验组由于还要作一些深入的研究,目前尚未结题,但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已在世界著名学术刊物《神经科学快报》上发表。他们“通过三个实验,并结合各种数据分析,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以下现象:1、珠心算的神经基础有别于普通心算,这为数字认知加工理论提供了支持和补充。2、在珠心算的加工过程中,采用了视觉空间表征(在视觉神经环路上完成),经典的语言区域没有参与珠心算的加工,而普通心算加工则更多采用语言表征(在语言神经环路上完成);颞叶后顶上小叶后部可能和珠像的操作有关。这给我们一个启示,珠心算训练可能会为语言区域受损而导致的计算能力缺失的康复提供一个途径。3、在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的条件下,珠心算激活的脑区是非常相似的,这表明珠心算的神经基础取决于任务本身的性质,而与任务呈现的方式无关,也进一步说明颞叶后部和顶上小叶后部的激活反映了珠像操作的过程,而不是由视觉刺激本身引起的。4、长期的珠心算训练会对儿童大脑发育和发展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珠心算训练使儿童心算的激活模式、激活强度发生改变,使心算相关的脑网络的连接强度和连接方式发生变化,并使内禀默认网络[注]发生变化,为儿童珠心算教学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他们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某小学对各25人的实验组(学三年珠心算)和对照组进行核磁共振脑成像实验,观察珠心算训练对儿童脑可塑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是:“1、两组相比较,发现珠心算组的脑白质的连接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全脑没有发现对照组比实验组连接强度高的脑区。2、实验组比对照组白质连接强度高的脑区主要集中••••••4个脑区:A、左侧枕颞叶联合皮层,B、右侧运动区,C、胼胝体,D、右侧前额区”。“结论:在对照组中没有发现任何脑区的白质连接强度比珠心算组高,从这个结果看,长期的珠心算训练可能使脑区间连接程度加强,这可能是因为珠心算训练区之间的信息交流增强。(原文注1、人的大脑由灰质、白质和脑脊液组成,灰质覆盖在白质的表面,白质起支撑大脑的作用,同时,白质也是大脑各个脑区之间信息传递的重要通路。2、之前国外的大量研究表明,智力是影响白质连接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本研究中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所以本研究的结果不能完全排除智力的影响)。

潍坊医学院承担的珠心算脑机制研究课题,已完成结题报告,山东省教育厅主持召开了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会,聘请7位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评审鉴定。经过4年多的研究,结论是:“珠心算训练能促进儿童基本认知能力和智力的发展,珠心算训练使儿童对信息加工的启动激活强度大,而且后期消耗脑资源少;珠心算训练儿童对信息加工(心算)使用语言和视觉空间加工策略,随着教学训练时间延长儿童更倾向于采用语言和视觉空间综合策略,未训练儿童多使用语言加工策略;珠心算训练儿童,在计算中各个脑区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数学认知加工任务。小脑参与了心算加工活动,儿童大脑功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更大的可开发空间”。专家组的鉴定意见是:“该研究首先在方法学上取得了突破,采用当今最先进的功能磁共振、ET以及ERP方法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所得结果也取得了重要突破,第一,从不同角度证实了珠心算过程较未经训练组激活了更多脑区;第二,证实了珠心算过程较普通心算增加了激活通路,运用了视觉空间综合策略;第三,证实了珠心算训练使受训儿童启动激活强度大、速度快。该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珠心算过程中的脑活动机制,说明了珠心算训练在开发儿童潜在智力方面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选题新颖,设计合理,目的意义明确,采用神经生理、心理、影像多学科先进技术,资料详实完整可靠,结论合理,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有很强的应用推广价值,已在国内、外杂志和会议上发表交流论文20余篇,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经检索查新证明国内外未发现同类报道。经讨论,一致认为与同类研究相比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议在小学阶段推广珠心算教育,并对其在教育学中的重要意义进行更深入地研究”。

第四个层次,现代脑科学研究成果为珠心算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2003年末,中珠协向教育部领导汇报珠心算教育工作时,教育部领导同志听了汇报后,对珠心算教育探索研究作了许多指示,其中有一段话对我们开展珠心算教育的脑机制研究很重要。陈晓娅副部长(当时是部长助理)指示:“珠心算教育所具有的科学性,可以与脑科学结合起来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汇报后,中珠协按教育部领导同志指示的精神,除了委托专业研究机构进行研究外,为了增加一些脑科学方面的知识,协会秘书处先后购买了北京大学孙久荣教授编著的《脑科学导论》、唐孝威院士等人编著的《脑科学导论》、韩济生院士翻译的《神经科学》、韩太真与吴馥梅教授编著的《脑活动的内幕》,组织秘书处的同志学习,重点学习了孙久荣教授编著的《脑科学导论》。经过学习发现,《脑科学导论》中关于儿童大脑可塑性的一系列理论,为珠心算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这些理论内容很多,摘录最直接最重要的理论如下。

1、“人类大脑最终的形态构造和化学构造是由先天(基因)和后天(经验)共同决定的,而后天的经验更是决定性的”(孙教授导论77页,以下仅注页码)。

2、“神经元的数量在胎儿期已被确定,(后天)发育和成熟的只是树突和轴突的筑构”(73页)。“早期的适宜教育,是利用(儿童)脑的可塑性,开发大脑皮层智力,建立茂密的神经网的黄金时节” 。“出生前后到学龄前是脑重量的增加和脑质量的提高,包括神经元和突触数量的增加、神经网络框架和模式定型及完善的最有决定意义的时期”(77—78页)。

3、“突触的可塑性是脑内神经可塑性的核心问题。---影响突触可塑性的重要因素是突触的活动性或使用频率,也就是通过突触部位的信息量的多少,只有充分发挥机能作用的神经环路和突触联接才能巩固发展,使用频率增加的神经环路中可形成更多的突触,而使用频率减少,可使现有的突触退化”(吴馥梅教授编著的《脑活动内幕》47页)。

4、“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几十亿个神经元分化成不同表型构成适当的联系,组成不同水平的神经网络,从而奠定了大脑的神经基础。这是遗传物质决定的框架,而发育的完成和质量,完全依赖于神经系统的后天活动和环境刺激”(63页)。脑内数以千百亿计的神经元之间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要想联系正确无误需要神经细胞进行活动练习”。“在缺乏视觉刺激环境下长大的猫,视皮层的许多神经元的树突棘发育不良。实际上所有的哺乳动物在出生前一些神经元的树突棘已经发育,但大部分神经元的树突、树突棘和突触要在后天刺激的情况下发育和建立” 。“环境刺激促进神经结构的发生”(74页)。

5、“突触连接而成的神经网络的基本框架(出生时已建立起来)变化比较小,而其连接的丰满程度是可塑的。在接受后天的影响,执行着不用则废的原则”(75页)。“白冠雀在5至30天龄期间,只要听到双亲的鸣叫就会学会这种鸣叫。但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则再也学不会白冠雀特有的叫声了”(80页)。

6、“聪明”源于“耳聪目明”。大脑的发育依靠各种感官信息的输入,其中视、听觉(信息)的输入对智力和大脑发育是最重要的。实践证实,“视觉(信息)的输入才能使小猫的视皮层发育和成熟” 。“通过训练和实践(尤其是手的运作)促进神经网络的组建和突触的强化”。“多感官的配合刺激会更有效”(79页)。

7、“敏感期的概念是由奥地利动物心理学家洛伦兹所提出,他发现几乎所有哺乳动物都存在这种敏感期。这个理论认为,人类的某种行为、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如果能在发展的关键期里进行适宜而有效的学习,将会极大地促进脑结构与功能发展,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一旦错过这个时期,就需要付出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或者永远无法弥补”。“1920年一位叫辛格的英国牧师在印度发现了两个由狼抚养长大的女孩,她们的生活习性完全跟野生的狼一样。其中一个离开狼群不到一年就死了,另一个叫‘卡马拉’的狼孩则活到17岁(回到人类社会9年)。这期间,人们想方设法恢复她的人性,然而,在4年后才听懂几句简单的话,学会了6个单词;7年后只学会了45个词,会说几句不流利的话。直到死时,她的智力也只相当于4岁小孩的水平”(唐院士编著脑科学导论116页)。

8、“因时施教是将大脑发育的内在规律与外部环境人为刺激和学习结合起来,用后天的经验去促进脑的发育”(79页)。

上述关于儿童大脑可塑性的理论,为珠心算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令人惊奇的是,珠心算教育的探索者们,在没有运用脑科学研究成果指导的情况下,通过长时期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总结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了一套能有效影响儿童智力潜能发展的珠心算教学训练方法,同儿童脑可塑性理论相一致,如珠心算教育的关键期符合儿童脑可塑性敏感期理论;双手拨珠、听算看算等训练符合“多感官配合刺激和通过训练和实践(尤其是手的运作)促进神经网络的组建和突触强化”的理论;珠心算教育重视适度训练符合“突触可塑性的重要因素是突触的活动性或使用频率”的理论;珠心算教育训练符合“因时施教是将大脑可塑性理论的内在规律与外部环境人为刺激和学习结合起来,用后天的经验去促进脑的发育”的理论,等等。这实在是了不起的成就。珠心算教育脑机制研究取得的成果,也同儿童大脑可塑性理论相符合。如浙大和科大联合实验组的研究认为:“长期的珠心算训练对儿童大脑发育和发展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珠心算训练使儿童心算的激活模式、激活强度发生改变,使心算的相关的脑网络的连接强度和连接方式发生变化,并使内禀默认网络发生变化”。“两组相比较,发现珠心算组的脑白质的连接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这些研究成果符合“通过训练和实践(尤其是手的运作)促进神经网络的组建和突触强化”的理论。儿童脑可塑性理论与珠心算教育脑机制研究成果,产生了相互验证的作用,证实了两者的科学性。

通过30年左右的不断深入的4个层次的研究成果,使我们对珠心算教育具有开发儿童智力潜能作用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也有相当程度的理性认识,目前已基本上可以用丰富的实验研究成果回答对珠心算教育质疑的7个问题了。这是我们坚持科学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实事求是的学术批评,是推动对珠心算教育实验研究的动力之一,如果没有质疑批评,我们可能不会下大力气进行深入的对比实验测试研究。为了人民的利益,扶持新生事物,追求真理,就要正确对待质疑批评,这有益于新生事物的发展完善。我们坚持科学发展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为珠心算教育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预示珠心算教育将会有好的发展前景。

(二)珠算申遗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不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国际科技界对中国珠算的科学价值有高度评价。英国《独立报》和印度的《印度时报》,2007年在世界范围内分别评选出101项和50项改变世界的发明,均将中国珠算排在第一位。特别是在珠算基础上发展创新的珠心算教育,经过近30年逐步深入的探索研究,证实它具有开发儿童智力潜能的作用。珠算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然而,由于受电子计算机快速普及的影响,珠算的实用价值受到空前挑战,珠算教育发展也受到极大影响。传承、保护和弘扬珠算文化,既是保护中华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发挥它开发儿童智力潜能作用的客观需要。中珠协作为保护和传承珠算文化的群众性专业团体,有责任、有义务做好将中国珠算申报列入国家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下简称申遗)的工作。

早在四年前,黄山市曾经做过申遗尝试,未能成功。2007年,黄山市再次申报。中珠协第六届理事会成立后,就把申遗作为本届理事会的重要工作之一。2007年下半年经财政部批准,中珠协成立了申遗领导小组,下设申遗工作班子,专职负责申遗工作。并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成立了申遗宣传片、资料片摄制组。在申遗全过程中,充分听取有关珠算学家、申遗专家、文化专家和影像制作专家的意见,力求使中国珠算申遗文本和相关资料符合主管机构的规范性要求。经过3个月的工作,完成了30页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申报书》,制作了反映珠算文化沿革的11分钟录像片《永远的珠算》,以及反映抢救珠算文化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图片等相关资料。在全国珠算界的有力支持下,中珠协和黄山市的申遗工作取得成功,2008年6月,珠算正式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珠算界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

国内申遗成功,为珠算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奠定了有利的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指南中规定,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必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项目。经财政部批准,中珠协于2008年初成立申遗工作组。由于教科文组织新的《申报手册》尚未出台,文化部要求先按教科文组织原有《申报指南》的格式准备申报文书和资料。申报小组参照国内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项目范本,草拟了1万多字的申报书和录像片等有关资料。2008年8月收到文化部转发的新《申报手册》中译文本,其要求与原《申报指南》有很大的变动,如申报文书(包括注释)的字数原来没有限制,而《申报手册》规定必须限制在1000个英文或法文字数内。如何在限定的字数内将内涵丰富的珠算文化及其重要性表述清楚,遇到很大的困难。另外,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在外文基础上翻译过来的新《申报手册》,给我们的准确理解带来很大困难,即使专家的解读也有较大差异。为此,申遗工作组反复学习,力求准确理解《申报手册》各条款的含义。在学习解读《申报手册》过程中,我们多次请教文化部申遗专家和中国文化艺术研究院的专家,秘书处也多次开会,共同研讨。在申遗文件起草过程中,对申报文书进行反复修改精炼,力争使每句话、每个字都准确简练。为了制作有关影像资料,申遗摄制组在两个半月的时间内昼夜兼程,到九省市采集、制作录像资料。前后经过半年多的工作,9月底按要求将申报书、录像片等全部中英文申遗文书和资料报送文化部。经过文化部组织的申遗专家组评审,中国珠算入选申报项目名单,由文化部代表国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

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得到财政部领导的有力指导和支持,得到文化部、中央电视台、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及相关省区市珠协的支持和帮助。中央电视台的同志,在制作录像片期间正是世奥会期间,工作十分繁忙,常常是通宵达旦地工作,感人至深。同时他们还聘请著名中、英文主持人为电视片配音,为高质量制作宣传片、资料片增色不少。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成立了以副院长为首并有多名博士参加的翻译组,聘请美国资深教授对译文进行校译定稿,为确保申报文本及资料译文的高质量做出了贡献。上海、广东、浙江、安徽、黑龙江、江苏、宁夏、山西、陕西等省市财政厅(局)、珠协、国家珠算博物馆以及有关专家都对申遗工作给予了大力协助。

据目前的反馈信息,教科文组织下属机构专家组认为,我们的申报文本不尽完善,还不完全符合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申报标准。建议我们明年再报,经审慎研究,我们决定撤消今年的申报提名,同意明年申报。

珠算申请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我们一贯而坚定的努力目标。我们将以《申报指南》为准绳,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珠算申报书和相关申报材料,为珠算最终能够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继续努力。希望继续得到各级珠算协会和专家学者的关注与支持。

(三)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本届理事会成立以来,协会高度重视学术交流研讨工作。组织、指导、参加了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中珠协利用召开秘书长工作会议、常务理事扩大会和会员大会的机会,邀请中央教科所、浙大与科大联合实验组和潍坊医学院两个研究课题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做学术报告;将出版的《珠心算教育与少儿智力开发》一书,及时分发给各会员单位。2006年9月,中珠协与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珠协、黄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程大位逝世400周年纪念大会暨国际珠心算学术研讨会”,四个国家和地区的珠心算团体派专家学者参加了纪念和研讨活动,共收到47篇学术论文。由中珠协指导,上海市珠协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教育研究所于2006年5月联合举办了“弘扬中华珠算文化专题研讨会”;2008年7月,又联合举办了“珠算心算教学研讨会”,共有230余位来自珠算界、数学界、教育界的专家和珠心算教育工作者参加会议,收到论文100多篇。2006年12月,迟海滨会长代表中珠协出席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活动,发表了题为《珠算文化与儿童智力潜能开发》的演讲,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2007年9月,第九届亚洲艺术节期间,中珠协与南通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了“运筹千秋”中日韩珠算文化交流活动。来自日本、韩国以及国内解放军、吉林、中国珠算博物馆等珠算代表团近100人参加了活动。本次活动为中日韩三国“牵手相承,共享文化”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中珠协学术专业委员会2008年5月,在山东泰安召开了 2008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这次会议研讨的领域较广,分别就脑科学、珠心算教学训练方法和珠心算在数学教育改革中的作用、算理算法、珠算史等进行了研讨交流,26个省市的代表在大会上作了学术交流。

(四)开展珠心算教练师培训和考试鉴定工作

珠心算教育要健康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珠心算师资队伍是关键。本届理事会成立伊始,就把珠心算教练师培训纳入工作计划。《珠心算教练师国家职业标准》颁布不久,中珠协即会同政府主管部门成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珠心算专业委员会,加强对珠心算教练师职业资格培训和考试鉴定工作的指导。由于珠心算教练师是新职业,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对第一批珠心算高级教练师采取考核评审的办法,评审通过了全国首批160名珠心算高级教练师,并颁发国家一级职业资格证书。珠心算教练师培训和考试鉴定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制,中珠协只负责高级教练师的培训和考试鉴定工作,教练师、助理教练师和教练员的培训和考试鉴定工作由省级珠协与当地劳动部门负责。考虑到有些省、区、市培训的珠心算教练师规模较小,培训费用相对较高的情况,经与有关地区协商同意,由中珠协组织几个地区联合举办培训班。2006年和2007年联合举办了两期珠心算教练师培训班,共有253人参加培训,经过职业技能考试,有234人获得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证书,成为珠心算教练师。

(五)为珠心算教育发展提供社会化服务

珠心算教育虽然有30年左右的历史,但为珠心算教育发展的社会化服务没有相应发展起来。教具和教案都需要教师自己制作,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也制约了珠心算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减轻珠心算教师的工作负担,并推广优秀教案,2006年10月,中珠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幼儿园珠心算教学优秀教案征集活动,共征集到教案900多篇。由专家组成的编审组认真评选,最后选定120篇优秀教案,编辑出版了《儿童珠心算教学优秀教案集》,受到广大珠心算教师的欢迎。今后,中珠协将与地方珠协密切合作,在教材、教具、练习册等方面继续探索社会化服务工作,为广大珠心算教师服务。

(六)开展珠心算比赛和珠算、珠心算等级鉴定工作

本届理事会任期内,珠心算比赛和珠算、珠心算等级鉴定工作有序开展,促进了珠心算和珠算事业的发展。2006年和2008年举办了“第十七届少数民族珠心算比赛”、“第十八届少数民族珠心算比赛”。2006年协办了“黄山程大位杯少儿珠心算邀请赛”。2007年8月中珠协承办并参加了“世珠联第二届珠心算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2007 年11月2日陈冉冉在中央电视台第三套《正大综艺》节目中,对吉尼斯心算记录进行了挑战,她用1分钟时间正确计算8道世界珠算心算联合会选手组加减算比赛题,创造了新的吉尼斯心算记录。通过比赛,展示了珠心算教育开发儿童智力潜能成果,产生了较好的社会示范效应。

为了适应发展普及型珠心算教育的需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适当修改了珠心算等级鉴定标准。少儿等级标准做了适当降低,增加了能手等级标准。经过反复征求意见和修改,于2006年5月30日在全国珠协秘书长工作会议上讨论通过并试行。

近几年有些地区由于严重冰雪、地震灾害破坏,造成大面积较长时间停电,企业的计算中心陷于瘫痪,使人们认识到会计具备一定的珠算能力还是必要的,申请珠算等级考试人数有所上升,4年中申请珠算等级考试的有100万人次,合格率为78%。

4年中申请珠心算等级鉴定的有20万人次,合格率为52%。

(七)南通市珠算博物馆升级为中国珠算博物馆

2007年12月,国务院批准南通市珠算博物馆冠名为“中国珠算博物馆”,体现了国家对珠算文化的高度重视。中国珠算界不仅有了国家级的珠算博物馆,也有了收藏、研究和交流珠算传统文化的基地。

(八)地方珠协工作比较活跃

本届理事会任期内,大多数省、区、市珠协都进行了换届工作,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的理事会及领导成员,除个别省外,省级协会均由厅局级的同志担任会长,加强了领导,增强了同有关部门协调的能力,使协会工作出现活跃的局面。地方珠协为发展珠心算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1、配合中珠协开展珠心算开发儿童智力潜能对比实验测试研究工作,做出了出色的贡献。表现在:①群众性对比实验测试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为珠心算教育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②为专业研究机构两项课题研究,做了高质量的规范性的对比实验研究教学,取得了非常显著的开发儿童智力潜能的效果,为取得优异的课题研究成果做出了保障性的基础性的工作。珠心算教学效果与测试研究成果的关系,如同地质学家发现金矿与矿山的物质元素成分的关系一样,如果矿山不含金,再好的地质学家也不会找到金矿。全国有23个省、区、市的财政厅(局)、珠协、有关的教育厅(局)和众多的学校参与了群众性的对比实验测试研究和两项课题研究,为珠心算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做了大量奠基性的工作。

2、由于珠心算教育的示范效应逐步得到一些地方教育部门的认可,吉林、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联合发文将珠心算纳入地方课进行教学。吉林省、北京市有些区县和黑龙江七台河市新兴区政府高度重视珠心算教育,免费提供珠心算教材教具。上海、长沙、浏阳市等珠协兴办民间教育机构发展珠心算教育的经验是成功的,值得借鉴。

3、根据就业市场对珠算人才的需求情况,山西、安徽省财政厅修订了“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将珠算技术等级鉴定纳入从业资格考试科目。

4、许多地区重视珠心算和珠算比赛工作。四年来,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青海、宁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安等珠协举办不同类型的珠心算比赛,北京、天津、河北、陕西4个省市联合举办珠算技能比赛。通过比赛活动,扩大示范作用,对推动珠心算和珠算教育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5、一些地方珠协重视师资培训工作。陕西、福建、北京、内蒙、湖北、广西、天津等省区市珠协与当地劳动部门通力合作,开展了珠心算教练师职业资格培训和考试鉴定工作。

本届期间地方珠协工作比较活跃,做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由于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列举,希望大家谅解。

第六届理事会期间的成绩是在各级财政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取得的。财政部对中国珠算心算协会的机构建设十分关心,不仅解决了协会工作人员事业编制问题,而且2006年2月批准成立了5人编制的“珠心算研究室”。各级财政部门对于珠算珠心算教育、珠心算课题研究和珠算文化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二、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珠协第六届理事会期间,做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进行必要的改进和整顿。

1、中珠协对地方协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工作关心指导不够。中珠协秘书处忙于事务性工作,深入调查研究较少,对各地方协会创造的好经验总结推广不够及时,业务指导不够有力。

2、人才培养抓得不力。培养一批既精通珠心算教育理论又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人才队伍,对珠心算教育事业的兴旺发达极为重要。仅靠经验教学,是难以发展起来的。目前,人才培养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珠心算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对珠心算教育人才培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给予了有力的支持,2004年颁布了《珠心算教练师职业标准》,经培训考评确定了首批160名珠心算高级教练师;地方珠协经培训考试鉴定了一批教练师,虽然有了良好的开端,但培养的人才远不能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这种状况亟需改变。

3、少数地区珠协的机构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存在懒散的情况。有的珠协虚有其名,只挂牌不办事。有的珠协工作人员业务水平还不高,不利于协会开展工作。个别地方珠协重收费轻服务,损害了珠算教育事业的发展。希望各级珠协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加强规范管理,有效推动珠算心算事业发展。

三、对下一届珠协工作的建议

第六届理事会期间做了一些比较踏实的工作,特别是在珠心算教育规律和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今后珠心算教育的科学发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础。但当前珠心算教育还处于严重困难之中。一是教育部领导同志同意珠心算列入地方选修课,但尚未发文,因此有些地方主管部门并不认可,限制较多。二是义务教育实行免费制,珠心算教育目前不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既不能免费,也不能收费,陷于两难困境。三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有些地区的教育部门禁止学校业余和双休日出租教室给办学单位用,受到进一步限制。多层次的对比实验测试研究成果,充分证实珠心算教育具有非常显著开发儿童智力潜能的作用,一些教育专家高度评价珠心算教育的科学价值,认为是发展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这样好的学科陷于目前的困境,是国家教育事业的一大损失。要想方设法,努力突破困局,推进珠心算教育的科学发展,造福人民。提出如下建议。

(一)向财政部、教育部报告珠心算教育对比实验测试研究成果。经财政部、教育部两部批准立项的《珠心算教育具有开发儿童智力潜能作用研究》和《珠心算教育脑机制研究》的两项课题,将于今年9月前全部完成结题报告。中珠协须向两部呈报三个单位的结题报告,并写一个《关于珠心算教育对比实验测试研究成果综合报告》,充分反映珠心算教育开发儿童智力潜能的显著作用,并提出支持珠心算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争取改善外部发展环境,以推动珠心算教育的科学发展。

(二)继续探索珠心算教育规律未知领域。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有:1、从普及教学考虑(不是培养比赛选手和尖子生),要达到非常显著(P<0.01)开发儿童智力潜能的目标,需要多少累计课时量和课时密度,实验求证出开发智力程度同课时量的对应关系。2、珠心算教育能开发儿童智力潜能,适当的训练起关键作用,教学与训练的时间如何合理匹配,要实验求证出合理的规律。3、在幼儿园学过两年珠心算,其认知能力和数学知识有些已相当于小学二年级水平,幼小如何衔接,要探索解决办法。4、珠心算加减算由高位数算起,小学笔算是从低位数算起,两者如何衔接好,要探索出妥善的解决办法。这些问题要逐步探索清楚,才能使珠心算学科逐步完善起来,有利于科学发展。

(三)组织人员编写以开发儿童智力潜能为目标的《珠心算教育学》。现行的珠心算教材,版本很多,但都是经验教学方法,既缺少实证成果,又缺少理论机制指导,尚未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经过三十年左右逐步深入的多层次的探索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具备编写《珠心算教育学》的条件。争取2010年成书试用,以后再根据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逐步修改完善,使珠心算教育由经验教学上升为有科学理论指导的系统的学科教学。

(四)加强人才培养。中珠协的“珠心算研究室”要制定分年的4年工作计划。要以研究项目带动人才培养。要以“一本书、三大本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为教材,从外部聘请几位高素质的专家同研究室的同志一起,编写《珠心算教育学》,通过编写书籍,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既是练兵,培养人才,又可以出成果,一举两得。

(五)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迎接珠心算教育发展的新局面。一是扩大师资培训,以适应珠心算教育发展的需要。二是提高珠心算教师的素质。“一本书和三大本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是最好的教材,用最新的科研成果培训和武装珠心算教练师,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打好基础。

(六)继续做好珠算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工作,并认真落实保护弘扬珠算文化的措施。

(七)加强地方珠协的组织建设,推动少数涣散和不规范的协会进行适当的整顿,成为有行动能力,能履行协会职责的工作机构,组织和推动本地区珠心算教育事业的发展。

(八)按照 《珠心算教育具有开发儿童智力潜能作用研究》课题方案提出的“三年实验九年跟踪”的工作设想,对参加实验学生的后续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参加三年实验测试的学生,学后9年每年文理各科的学业情况,由学校进行跟踪调查。考试成绩同所在班未学习珠心算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比较,观察研究儿童时期学习珠心算开发的智力潜能是否能持久,有后劲。学校将详细的跟踪调查资料,每学年终了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珠协、本省珠协。请各有关省级珠协督促各校务必完成跟踪调查工作。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同志们,让我们携手并进,开拓进取,共同为发展繁荣珠心算教育事业而努力。预祝会员大会圆满成功,预祝新一届理事会开拓出工作新局面,做出更大的成绩。

谢谢大家。

(注:人的大脑时刻在进行信息加工,脑内存在这样一些脑区,它们共同组成一个网络,这个网络在以下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维持人的清醒状态,保持对外界环境的警觉,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计划,这个网络被称为内禀默认活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