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闪耀着中华文明的智慧之光。它是中国古代机械化数学思想的卓越践行者,是“人类最早使用工具代替大脑进行复杂计算的例证”,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是古老的中华文明赖以成长的重要智慧和实践。近年,英国《独立报》和印度《印度时报》分别评选出“改变世界的101项小发明”和“改变世界的50项发明”,算盘均“榜上有名”。
中国珠算以算盘为工具,以算理算法为理论体系,运用口诀通过手指拨珠进行数学运算,是历代中国人有关自然界和宇宙中数的知识和实践。如果套用流行的计算机用语来说,算盘是珠算的硬件,口诀是珠算的软件。
中国早期的算盘是上二下五珠,现在的通用算盘是上一下四珠;珠算口诀简洁明了、朗朗上口,非常便于记忆和学习。算盘结构虽然简单,却非常科学,体现了累数制、位值制、五升值、十进制等数学思想。算盘还具有半具象、半抽象的特点,有利于数概念的建立,在实物与抽象数字符号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珠算的硬件和软件结合在一起,使得计算变得简便快捷。
算盘虽小,功能强大,算盘的计算精确度在理论上是可以无限延伸的。在中国一家民间博物馆,人们可以看到一把长达225个档位的算盘,用它来计算圆周率,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224位。珠算可以完成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解高次方程等各种数学运算。
千百年来,珠算在中国保持了在计算领域中的绝对领先地位,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算盘仍然是中国数百万财会工作者的必备计算工具,它在中国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计算机普及的今天,珠算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在珠算基础上创新形成的珠心算,不仅把人计算的速度与难度发挥到极致,而且有益于少年儿童智力潜能的开发,对智障康复、老年性痴呆预防等也有独到的建树。因此,尽管珠算的计算功能已经退出主导地位,但珠算的教育功能和启智功能则被进一步认识和挖掘。儿童教育家发现,珠心算训练可以显著地提高儿童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珠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从古到今,珠算的诸多元素作为象征符号常出现在语言、文学、建筑、绘画、雕刻等领域,甚至渗透到了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珠算对中国民俗、语言、文学、雕刻、建筑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与珠算有关的文化现象。如:“铁算盘”形容人精于计算,“三下五除二”形容做事干脆利落; “不管三七二十一”形容人做事鲁莽;而且“三下五除二、二一添作五”等阐明计算法则的珠算口诀,如今早已经深入到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去,成了家喻户晓的成语。有些地方,在婴儿周岁生日时有举行“抓周”仪式的习俗,即在婴儿周围摆放一些吉祥物品,根据他随手抓到的东西来预测他的人生,寄托家人对孩子未来的期望,算盘是其中象征智慧和财富的必备物品。
历代中国人对珠算连绵不断的传承做出了不懈努力。郭守敬(13世纪)用珠算计算出每个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天,朱载堉(16世纪)计算出“十二平均律”。王文素、程大位(均在16世纪)分别撰写了《算学宝鉴》和《算法统宗》,对珠算运算规律进行了总结、集成和提高,进一步促进了珠算的普及和传播。清代著名数学家梅珏成(18世纪)修订明代程大位《算法统宗》,编成《增删算法统宗》一书,此书刊行后流传甚广、影响甚大。清末民初(20世纪初),珠算正式进入小学课堂,从此成为基础教育的必授课程,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21世纪初,中国珠算博物馆落成,使中国珠算这一珍贵遗产从此有了“安身之家”。中国珠算心算协会、相关珠算博物馆及代表性传承人等,对珠算的保护、传承与弘扬事业殚精竭虑,积极探求保护性传承与创新性传承的有机结合。
早在16世纪末,中国珠算传播至周边国家和地区,推动了亚洲商贸的互动。今天,珠算已经传遍世界各地,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算盘。看到算盘,人们就会想起东方的文明古国。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算盘既是数的知识和实践的直观体现,还是中国人情感认同的载体。中国人常用 “人人心中都有把算盘”,来形容人做事的计划性,即心中有数。因此,即使计算机取代了算盘的实用功能,也替代不了它承载中国人情感认同的文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