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世界珠心算网 Welcome to WAAMA
新闻
新闻聚焦
首页 新闻 新闻聚焦
中国的教科书中决不能丢掉算盘
2012-10-14 00:00 浏览次数:539次 来源:世界珠心算联合会

----纪念周总理“不要把算盘丢掉”指示发表40周年

【编者按: 1972 年 10 月 14 日下午 5 时 30 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西大厅,周恩来总理接见了美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和夫人。 在交谈中,周恩来总理询问了美国使用计算机的情况,李政道回答了有关问话后说:“我们中国的祖先很早就创造了最好的计算机,这就是到现在还在全国通用的算盘。”周总理对李博士的回答,感慨良久,向在座的中央有关同志说出了珠算界奉为经典的名言:“要告诉下边,不要把算盘丢掉,猴子吃桃子最危险。”这句话已记录在案。周总理身负重任,日理万机,但他老人家在生前对我国珠算事业如此关心,今已成为我国珠算界的美谈佳话,他关于“不要把算盘丢掉”的指示,从此成为激励和鼓舞中国珠算界积极开拓和发展珠算事业的巨大动力。总理的指示高瞻远瞩、发人深省。“不要把算盘丢掉”,告诫我们不要丢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978 年,邓小平同志在审阅中国珠算积极活动家蒋畅行同志关于珠算问题的《二致中央和科技界领导同志的陈情信》后,挥笔批示:“不要把算盘丢掉,交科学院、财政部研办”,又一次重申了周总理的指示。1979年2月13日,中央财政部召开会议成立了中国珠算协会筹备委员会。从此,掀开了中国珠算历史的新篇章!】

身为华夏儿女,在周恩来总理关于“不要把算盘丢掉”讲话40周年之际,喜闻教育部2011版新课程标准又将阔别课堂十多年的珠算纳入课堂,倍感欣慰!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注重儿童素质教育来说,这是一件好事。

“不要把算盘丢掉”,是周总理告诫后人不要丢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珠算文化。时刻鞭策着珠算人本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来深入研究珠算、发展珠算,使这项造福子孙、惠及人类的事业能够得到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是算盘的故乡。算盘,是我中华民族独创的一种成熟的计算工具,素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之美誉,还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她是几千年文明的历史积淀,曾以其特有的人文价值在不同历史社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做出其他文明所不可能替代的独特贡献。国际科技界对中国珠算的科学价值也有极高评价。英国《独立报》和印度的《印度时报》,2007年在世界范围内分别评选出101项和50项改变世界的发明,均将中国珠算(算盘)排在第一位。在现代计算机出现之前,它一直是最为方便快捷的计算工具。于开发我炎黄子孙的智力,协助世代商家的经营,功莫大焉。在历史的进程中,珠算作为经济数学,为发展社会生产、经济,推进人类进步作出积极贡献。在当今电子时代,人们对珠算功能的认识又有了新的飞跃,即教育、启智、防脑衰等作用。这一项古老又新生的科技产物,成为开发儿童智力、防止老年痴呆的一项新科技手段,显示出珠算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人类的进步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的珠算文化举世赞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着民族的认同感。珠算作为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已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公布了( 国发〔2008〕19号)《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珠算文化”名列其中(序号为1026,编号Ⅹ-119)。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已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功提交“中国珠算”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申报材料。

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对青少年的教育阶段,其相关教科书都非常注意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他们认为,一个民族的心理状态及活动,民族的凝聚力、团结精神和创新精神都是在民族的文化中培养起来的。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珠算,是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被祖先们潜心研究培育起来的文化瑰宝,曾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今天,难道我们这代人可以轻易地把这一严谨科学的珠算文化从我们的教科书中随意丢弃吗?

“不要把算盘丢掉”,揭示了中国珠算文化在当代必须得到传承发展的意义。进入数字化时代的今天,珠算的计算功能已让位于电子计算机,于是人们难免对珠算的继续存在产生偏见和忽视。其实算盘本是对儿童进行数学启蒙教育的最理想教具,它能促进儿童思维活动,加快儿童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能启迪儿童的智慧,使孩子的大脑变得更加发达、更加灵敏。珠算珠心算的教育功能和启智功能已被科学研究成果所证实。珠算发展到珠心算阶段是珠算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的体现,它独特的教育、启智功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是值得高度重视的教育手段。

珠心算教育具有显著开发儿童智力潜能的作用,已被对比实验测试和脑机制研究成果所充分证实。

(一)群众性对比实验研究成果显示出珠心算教育的奇迹。

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同各省(区市)珠协,通过实地调查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珠心算教育对比实验测试研究优秀成果评选活动” 经过对参与对比实验测试研究的34所学校,94个实验班,4133名学生,有对照班83个,学生3563人进行了跟踪实验、测试、对比,证实了珠心算教育对开发儿童智力潜能有显著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9个方面:1、注意力增强;2、记忆能力提高;3、增强了思维能力;4、发展了独创性; 5、显著提高了阅读速度;6、文理科学习成绩好;7、智商提高;8、学习珠心算提升的脑力能长期保持,发展有后劲;9、开发儿童智力潜能的普及性强。

此外,小学数学教学与珠心算教学结合,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率。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城关小学做了实验研究。现行小学数学统编教材,1至4年级大部分内容是计算,需510课时,到5年级上学期才能教完小数四则运算。与珠心算教学结合进行教学,加减计算只用132课时,乘除计算只用115课时,总计247课时就可以教完规定的教学任务,教学效率提高一倍多。吉林省吉林市江密峰中心小学的实验结果是:教学大纲中规定小学1-3年级数学课时449个,而同珠心算教学有机结合进行教学只用332课时,节省117课时。实践证明,学习珠心算不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是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对比实验的课题研究成果得出权威性结论。

为了验证群众性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和进一步求证珠心算教育的开智作用,经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立项的《珠心算教育具有开发儿童智力潜能作用研究》课题,由教育部推荐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现更名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承担。经过4年多的工作,在11个省市的13所小学和3所幼儿园开展实验研究,共有16个实验班590名学生和16个对照班595名学生参与了实验测试。共取得17.6万个数据。

这些原始数据,按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统计汇总,经计算机软件处理,这些有规律变化的测试数据显示,随着珠心算学习训练时间的延续,对儿童各项智力发展的影响逐渐增强。珠心算教育对“学生智商”、“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表象能力”的提高非常显著。“珠心算教育干预能显著的提高小学1—3年级实验班数学成绩,并逐渐地显著提高实验班语文、英语学业成绩,表现出对语文和英语成绩提高具有正迁移作用。”在幼儿园的实验,根据测试数据分析,取得了同13所小学大体相似的成果。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于2009年初完成了结题报告,并召开了实验研究成果鉴定会。鉴定专家组由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柳斌(原国家教委副主任)、邵宗杰(原浙江省教委主任)、王定华(教育部基教司副司长)、吕达(教授、教育部基础教材研究所所长)、曹志祥(教育部基础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五人组成,柳斌同志为组长。鉴定专家组经过讨论认为:“课题研究设计规范,实验科学,方法严谨,体现了认真、中立的研究态度。而且,研究实事求是,研究结论与研究实验匹配,数据统计分析和图例加强了说明的效果,是一个较为优秀的实证研究报告。”“专家组一致同意课题组得出的研究结论,建议通过鉴定,并希望进一步加强珠心算研究和开发,将祖国优秀文化技艺发扬光大。”

专家组对研究报告提出政策建议。“近五年的对珠心算教育的研究结果令我们(课题组)震惊,研究发现珠心算教育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作用。我们由此对珠心算这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新的教育价值高度重视。本着素质教育的理念,着眼于更好促进下一代的综合素质提高,并结合全面的智力测量结果和调查研究结果。”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文件的形式支持将珠心算设置为地方课程。2、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支持幼儿园开展以开发儿童智力为目标的珠心算教育实验。3、成立珠心算教育研究专门机构开展持续研究。4、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并推动珠心算师资培养。

(三)浙江大学和中国科技学以及潍坊医学院脑机制研究成果证实了珠心算教育对大脑发育的有益作用。

《珠心算教育具有开发儿童智力潜能作用的脑机制研究》课题,经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立项,委托浙江大学与中国科技大学联合实验组和山东潍坊医学院两个单位,以核磁共振脑成像等现代技术进行研究。经过4年多的研究,浙江大学、科技大学联合实验组共在4个省的6所小学测试600余人次,做了35个实验,其中22个认知行为实验、5个脑电实验和8个核磁共振(FMRI)实验,参加实验的儿童主要由小学二、四、五年级学生组成,实验班有1-4年的珠心算学习经历,每周珠心算学习训练2-4小时。于2009年12月底完成了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并召开了专家鉴定会。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到以下主要实验结果:1、珠心算的神经机制与普通的心算有差别。2、珠心算儿童与普通儿童在大脑的白质一致性上存在一定的差异。3、珠心算儿童与普通儿童在精算和估算的神经机制、数量的自动加工和空间表征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4、珠心算儿童与普通儿童在工作记忆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5、珠心算儿童与普通儿童在注意和心理表象操作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本课题研究于2009年12月中旬完成结题报告,并于12月14日召开了专家鉴定会。专家组对研究报告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形成了如下鉴定意见:1. 珠心算是中国文化所特有的一种心算方式,是传统的珠算和心算结合的产物。该课题研究在方法上利用心理学行为测量、脑电和磁共振等现代脑成像技术,并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从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物理学等不同层面来共同探究珠心算练习对儿童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在方法学上具有创新性;该课题采用了较大样本进行研究,积累了特定人群的多方面的资料,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及基础性资料。2. 该课题通过三年多的科学实验研究表明,珠心算训练引出的算珠心理表象及其所代表的抽象数字概念的加工过程,更多地依赖与视觉空间加工及数字运算相关的脑区;长期的珠心算练习能影响儿童数量意识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此外,珠心算练习还对大脑功能和脑白质结构有显著影响。3. 该课题的研究工作对于儿童发展(如注意、工作记忆、数学能力等)和教育中所关注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及迁移作用,有着潜在的促进作用。该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将对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潍坊医学院承担的珠心算脑机制研究课题,于2008年12月完成结题报告,结论是:“珠心算训练能促进儿童基本认知能力和智力的发展,珠心算训练使儿童对信息加工的启动激活强度大,而且后期消耗脑资源少;珠心算训练儿童对信息加工(心算)使用语言和视觉空间加工策略,随着教学训练时间延长儿童更倾向于采用语言和视觉空间综合策略,未训练儿童多使用语言加工策略;珠心算训练儿童,在计算中各个脑区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数学认知加工任务,小脑参与了心算加工活动,儿童大脑功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更大的可开发空间”。

专家组的鉴定意见是:“该研究首先在方法学上取得了突破,采用当今最先进的功能磁共振、脑电超慢涨落图(ET)以及事件相关电位(ERP)方法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所得结果也取得了重要突破,第一,从不同角度证实了珠心算过程训练组较未训练组激活了更多脑区;第二,证实了珠心算过程较普通心算增加了激活通路,运用了视觉空间综合策略;第三,证实了珠心算训练使受训儿童启动激活强度大、速度快。

该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珠心算过程中的脑活动机制,说明了珠心算训练在开发儿童潜在智力方面有重要意义。”经讨论,一致认为与同类研究相比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议在小学阶段推广珠心算教育,并对其在教育学中的重要意义进行更深入地研究”。

浙江大学与中国科技大学联合实验组、山东潍坊医学院实验组的脑机制研究成果,取得三项国际性创新成果:“1.本研究发现经过珠心算训练的孩子在某些神经结构上的白质一致性程度比普通儿童高。2.本研究发现珠心算儿童的记忆广度也显著高于普通儿童,而且珠心算儿童的记忆广度与白质一致性程度呈正相关关系。3.研究结论进一步证实前人关于珠心算依赖于视觉空间策略的假设,并从脑结构的变化更加深入地揭示了珠心算所依赖的神经通路。将珠心算与普通心算做对比研究能够进一步揭示数学、语言和视觉空间加工的神经机理。”

(四)印度和日本的有关研究成果佐证珠心算教育的启智功能。

印度马德拉斯大学韦素姬女士发表的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关于珠心算学习对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她关注中、日等国家的珠心算教育,经过实地考察,回国后自己组织珠心算教育对比实验测试研究。得出的研究结论是:“研究显示,通过一段时间的珠心算学习,儿童认知能力的提高程度是令人吃惊的。同时,这种学习对其他各种能力的提高都是有很大帮助的。统计分析显示,珠心算学习的有益性可以通过以下7种能力的进步表现出来:专心的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关联记忆能力、工作记忆能力、创造力及空间能力。”“在数学能力方面表现得更加出色。”

另一篇研究论文是日本京都医学研究所的医学专家花川隆、本田学、冈田智久、福山秀直、柴崎浩先生,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珠算专家与非专家心算的神经相关性。研究的对象是6位珠算(珠心算)专家,8位非珠算专家。他们发现:“两组间(心算)大脑活动的差异反映了各组采用的计算策略的偏向:珠算专家偏向于视觉空间策略,而非专家则偏向于语言策略。”这个结论,中日两国专家的研究成果是一致的。

“不要把算盘丢掉”,是总理在警示后人:人类文明的成果不会因其古老而湮灭其价值,定会因其价值而惠及后人进步。曾把珠算文化作为国粹推向世界的中国人,是多么的引以为骄傲与自豪。遗憾的是,本世纪的十多年,珠算、珠心算教育内容与方法被淡化了,并被从中国的教科书中剔除。正当我们的教科书告别算盘的时候,我们的国粹瑰宝逐渐成为“墙外香”,许多国家都纷纷兴起学习珠算、珠心算热潮。我们不能丢弃本民族的文化瑰宝,不能将这完美的启智工具束之高阁放进博物馆,而应让它走进课堂,发挥应有的作用。让珠算和珠心算在中国的教科书中占有一席之地吧!

“不要把算盘丢掉”,虽然距周恩来总理发表的指示已经过去四十年,但对广大珠算人来讲,却言犹在耳,时刻激励珠算与珠心算教育工作者。珠算是中华数学文化的瑰宝,是一项影响深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议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从保护中华传统文化和加强素质教育出发,让珠算珠心算教育真正回归课堂,让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创新而成的珠心算早日进入中国《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教科书。让我们共同奏响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乐章,让珠算珠心算文化在中国的课堂重放异彩!

我们振臂高呼:中国的教科书中决不能丢掉算盘!(作者:钟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