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利小学参加南通市第十八届少儿珠心算比赛叙事
题记:父母是孩子行动的镜子,合作是团队成功的灵魂!
2014年7月3日上午,在通州北山饭店的“北山厅”中,南通市第十八届少儿珠心算能力比赛暨第四届全国珠心算选拨赛如期举行。
来自南通各县市的珠心算选手集聚一堂,用独特的指尖舞蹈向大家展示各自的珠心算技艺。
这是一次争夺赴省及国家参赛资格之战,争夺的焦点聚集在如东代表队、海门代表队和开发区代表队这三队选手身上。
比赛一开始便扣人心弦,只见孩子们十指在算盘上灵动地飞舞,笔尖似急流般在纸上穿行。一张做完!又一张做完!翻纸的速度牵动着每一位观战者的心。这是一场伯仲之间的较量,从答题的速度上还是很难辩认哪一队会胜出。
比赛在无声而紧张的氛围中结束了。两小时紧张的阅卷也结束了!又经过几小时的苦苦等待,终于等到了颁奖的时刻!
中国珠算博物馆王海明副馆长宣读获奖名单:“获少儿E组(一年级组)一等奖的代表队是如东代表队!…..获少儿C组(三年级组)一等奖的代表队是如东队!获少儿B组(三年级组)一等奖的代表队是如东队!……
记得去年的七月,同样的比赛,我们同样获得B、C组团体一等奖,包揽进军省赛的资格。而作为后备力量的一二年级组,与兄弟县市却有了距离。作为丰利小学学校主打特色的珠心算品牌,如何在接下来的几年间守住品牌并加以创新,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珠心算教研组几经商讨,决定对人员重新调配。将富有大赛经验的顾正华老师配给一年级组陆慧老师,力争在起点上保证将孩子的珠心算基本功打牢。而顾正华老师则把去年曾在省赛中打破省九项纪录的孩子们全部交给已有训练任务的陈昌萍老师带领。两位老师二话没话,愉快接受了任务。而曾经任教二年级珠心算的老师突然离职去了新的工作单位,学校紧缺数学老师,负责珠心算特色管理的王晓琴老师主动承担了新的三年级珠心算培训的任务,同时任教六年级数学及负责学校数学与音体美教研的全面工作。
在此同时,我们紧跟省珠心算教学普及的步伐,在普及教学过程中通过具有校本特色的不同的珠心算教学方式的对比,搜集数据,总结经验,争取在珠心算文化宣传普及的基础上,挖掘珠心算教学在学生非智力因素与良好习惯培养方面的优势,以便辐射推广。2014年6月,陈小美老师在南通市珠心算教研活动中进行了经验介绍。
而珠心算兴趣组的家长们,与孩子们一起努力着,默默地支持着。平时,各训练组孩子的家长会主动买好吃的给全组孩子。三年级王朱倩、刘肖婧、金慧婷的妈妈会将孩子周末回家的珠心算作业及时进行批改订正,每一天都会给孩子报听心算。练习中有问题家长之间或与老师及时进行交流,及时把问题解决。在本次短短几天的集训中,一年级的周缪晨雨小朋友发高热住院。老师出于对孩子身体的关心,要求他不要参加这次比赛,可孩子不答应,一定要参加比赛。于是在医院里挂好水便在父母的陪同下主动开始训练。在比赛的过程中,孩子流鼻血、呕吐。孩子的父母在一旁陪伴并鼓励着孩子,最终将比赛进行到底。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练就的坚韧意志,自主的生活能力,以及与人沟通的交往能力,不正是我们教育所要追求的本元吗?
一年的努力修炼,这一次的比赛是最大的考验。新的C组(三年级)是否能起死回生?新的E、D组(一二年级)能否有新的奇迹?一切都在等待中。
结果是喜人的,丰利小学E、C、B组均获团体一等奖,二年级虽仍是二等奖,却由去年的无前三名转为夺得个人全能第一,与海门、南通开发区三足鼎立,明年仍有夺魁的希望。在市赛喜人的同时,同步举行的全国选拨赛中,12个候选名额,丰利小学夺得8个名额。
成绩的取得是丰利小学全体老师合作之功,是家长们全力支持之功,更是孩子们成长的永恒记忆。愿我们的小选手在接下来的省赛与国赛中再创佳绩,为丰利小学的110年校庆献上一份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