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世界珠心算网 Welcome to WAAMA
新闻
新闻聚焦
首页 新闻 新闻聚焦
中国珠算博物馆:保护与传承中国珠算文化,我们在路上
2018-10-23 15:05 浏览次数:1683次 来源:世界珠心算联合会

弹指轻拨,珠落还起。不知不觉,我们珠算博物馆自20041219日建成开馆至今,已经走过了整整十四个年头。回望这十四年的历程,我们心怀感激。我们要感谢中国珠算心算协会的历届领导、各省区市珠协及国内外珠算友人,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着我们的成长。

作为全国唯一一家国字号珠算专题博物馆,我们深感肩头责任的重大。我们立足文物征集、文化宣传、学术研究、珠心算教育工作,在保护与传承珠算文化的道路上执着前行,承担起了那份应该承担的责任,也取得了点滴成绩。我馆先后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全国珠算协会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科普及教育基地、江苏省青年文明号,博物馆“传承珠算文化普及珠算教育”项目被评为江苏省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示范项目。下面汇报一下我们这十四年一路走来的足迹与收获。


我们的征集之路

由于珠算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领域,与之相关的一些文物及史料得不到重视及保护,特别是老一辈珠算学者、专家们毕生研究成果和史料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或散佚。我们将抢救濒于散失或遭到损毁的珠算文物与史料作为护遗的首要任务,从筹建博物馆至今,这项工作一直没有间断。我们走遍全国各地,拜访珠算学者藏家及其后人,广泛征集珠算文物资料。到目前为止,馆内藏有珠算文物及史料12219件。馆内收藏文物史料主要来源于单位及个人,单位主要有中国珠算心算协会、王文素纪念馆;个人有珠算专家(按姓氏笔画)叶强(北京)、华印椿(江苏)、朱永茂(河北)、朱永远(河北)、刘扬彦(福建)、迟荣瑜(辽宁)、李家仲(河北)、李培业(陕西)、李新(北京)、张玉中(北京)、张福汉(陕西)、陈子镜(山西)、陈启鸿(北京)、陈宝定(上海)、杨锡琪(山东)、周全中(北京)、周葵(上海)、姜士贤(江苏)、姜克华(江西)、顾铭钦(青海)、殷长生(北京)、梅自强(北京)等,以及单守棠、罗锦松、周迟、周玉甫、赵鹏、顾引年等南通珠算爱好者、日本珠算专家大矢甫和社会人士捐赠。此外,祁县珠算博物馆及江志伟(安徽)、张德和(上海)、邵德龙(贵州)、陈履兰(四川)、姚克贤(山东)、郭书春(北京)、郭启庶(河南)、靖玉树(山东)等专家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珠算书籍资料。

        珠算博物馆不单是一幢建筑,更是所有珠算人的精神家园,在这样一个专属于他们自己的家园里,一生的珍藏与精神得以继承和流传。所以,我们对已征集到的文物资料,尽最大努力做好保存、展示、研究工作,并将继续征集还散落在民间的珍贵资料。


我们的宣传之路

一本本算书,也许都曾有过一次次艰辛的历程;一把把算盘,也许都曾有过一段段辉煌的故事。文物史料的珍贵恰恰在于它们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而我们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要义就是要为观众呈现这些历史与文化。因此,我们的展览不是简单的算盘陈列,而是通过史海揽要厅、专题选萃厅、算盘精品厅、紫檀算盘厅的不同展示,让观众于时空的嬗变中感受珠算历史的源远流长,于移步换景中体味珠算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在紫檀算盘厅,陈列着一架长7米8,高1米8的紫檀大算盘,我们的创意是,用最优质的材料表现中国珠算这一优秀的文化,用这样的方式,为我们先人的伟大创造立下一座文化丰碑,让我们的后人永远铭记珠算,传承珠算。

我们根据公众需求以及珠算专家的建议,注重我国珠算文化的历史沿革,挖掘现有文物展品的内涵,不断丰富完善讲解内容,让每一个走进博物馆的人都能得到收获,我们的讲解员获得“江苏省博物馆十佳讲解员”荣誉称号。博物馆保持着年均参观人数10万人次左右的接待量,从观众的参观留言中,可以看到博物馆的对珠算文化宣传影响之深远。

        此外,我们以博物馆为平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珠算文化展示与交流活动。如全国第二、三届珠心算比赛、世界珠算心算联合会第二次会员大会、上海世博会南通友谊日珠算文化体验活动、中美少儿珠心算夏令营、中日韩珠算文化交流,参加了中央电视台魅力城市展播——南通的录制,参加了南通城市宣传片的拍摄,与文化部对外交流发展中心联合推出了“运筹千秋——中国珠算文化海外巡展”等。






        我们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认识珠算和了解珠算,增强民族自豪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弘扬与保护珠算文化的行列中。


我们的传承之路

尊重珠算历史,尊重祖先的创造,尊重社会历史的自然发展规律,从中寻找持续发展与创新的灵感与力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在当下,传于后世,这是我们珠算博物馆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博物馆是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一平台,将青少年作为传承珠算文化的主力军。我们与南通大学、南通中小学幼儿园签订了“馆校(园)共建教育协议”,以“了解珠算历史,传承中华国粹”为教育主题,开设了“神奇的珠子”系列珠算文化教育体验活动课程,让学生们切身体会到珠算这一传统民族文化给国家、社会进步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由此引发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了青少年的爱国心和历史责任感,提高了青少年对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对青少年参加的各项活动做到“三免费”、“五承诺”。“三免费”即:免费参观、免费讲解、免费赠送珠算资料;“五承诺”即:服务设施良好、服务态度优良、服务环境优美、服务措施落实、诚恳接受监督。我们每年接待观众人数中青少年人数占到一半以上。只有吸引广大青少年走近珠算,才能激励他们走进珠算,进而成为传承珠算文化的主力,珠算文化的根脉由此不断地延伸。







珠算,在荡涤千年之后仍以新的方式蓬勃着新的生命力,这方式就是珠心算。我们说,珠心算的精英教育为打开珠心算发展局面功不可没,但我们不能仅仅让珠心算光亮地呈现在竞技舞台上,更要让珠心算走进课堂,让更多的少年儿童学习珠心算,受益于珠心算,这才是我们珠心算发展的终极目标。因此,我们紧紧抓住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教育厅联合举行的“江苏省新一轮珠心算教育实验普及推广工作”这一契机,在江苏省珠算协会、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的统一指导下,在南通十个县市区各有两所学校成为省实验学校,每所学校一二三年级所有班级全部开设珠心算课。目前我市共有20所省级珠心算实验学校,3所市级学校,一共有285个班级近2万名学生参加了珠心算学习。为了使全市珠心算实验工作沿着科学有序的轨道运行,我们从教材统一到教师培训,从教学研究活动到学习效果检测,形成了全套教学管理体系。我们的珠心算实验工作得到了江苏省珠算协会的高度肯定,并在全省珠心算教育工作会议上推广南通的经验和做法。我们坚持普及和竞赛两手抓,珠心算选手连续十三年获得江苏省珠心算比赛团体冠军,两次获得全国比赛团体一 等奖,两次获得世界比赛一等奖。







        当然,珠算文化的传承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也坚信,随着人们对珠算文化、对珠心算意义的理解,珠心算全面进课堂将不再遥远,我们的珠算文化传承之路将会越走越宽。


们的未来之路

珠算成为人类非遗,将有助于让更多的人认识珠算和了解珠算,增强民族自豪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弘扬与保护珠算文化的行列中。“人类非遗”只是一个平台,它为我们推广珠算文化打开了一扇大门,但赋予荣耀的同时也赋予了更重大的责任。我们将不忘记传承珠算的使命,走好保护与传承珠算文化的未来之路。



一是征集:继续面向国内外珠算专家以及爱好者,广泛征集、收藏珠算文物史料,使博物馆成为“中国珠算”文物史料的全国集中地。

二是展览:根据最新征集到的文物资料及申遗成果,对展厅作进一步的调整,充实展览内容,丰富陈列形式,使博物馆成为国内展示珠算文化的首要窗口。

三是交流:积极组织或承办国内外珠算文化交流活动,使博物馆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珠算文化交流的主要基地。

四是研究:发挥博物馆馆藏资料丰富的优势,深入开展珠算文化学术研究工作,特别是中国珠算发展的研究和珠心算实用价值的研究,进一步提升博物馆在全国珠算文化学术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是教育:不断推进新一轮珠心算普及教育实验活动,为江苏省珠心算进课堂教育实验模式的构建与形成,积累经验,力争成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珠心算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案例区。



算盘,并不是由哪一个人一次性发明出来的,而是经过了许多人许多代的努力,珠算才逐渐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同样,珠算人的梦想,也不是仅靠哪一个人一次能完成,它需要无数人、无数代的传承与努力。当历史的接力棒交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时,我们必须用充分单纯的心去信仰,用永恒的坚守去担当,不要停下自己前进的脚步。

保护与传承中国珠算文化,我们永远在路上。

此为中国珠算博物馆副馆长王海明在文旅部非遗中心调研中国珠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年度保护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