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北京5月24日讯(记者 马常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认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其根本是人的发展,是人的素质的提升。他建议,重新审视珠心算,尽快纳入国民基础教育课程之中,以提升国民素质和计算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资料图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相成/摄)
刘尚希表示,2013年12月,中国珠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其为世界提供了“另一种知识体系”,是“适应当代需求的范例”。这是对我国珠算的新认知、新评价,远超出国内对珠算的片面认识,值得反思和重新审视珠算的知识价值、教育价值。
珠算是科学的结晶,其中的算盘结构、算法程序和操作实践等,蕴含丰富的科学内涵。历代中国人把珠算当作一门基础科学或应用技术,广泛用于知识教育、技能培养和社会实践,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自清末兴办学堂以来,珠算一直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直到2001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教育部在首份新千年课程标准中几乎完全取消了珠算内容,珠算教育实质上从国家课程中剔除。但是,珠算的文化传承与科学创新却始终没有停下脚步。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珠算基础上发展形成的“珠心算”悄然兴起,为众多教师、家长、小学生所追捧,直至今天全世界有超百个国家和地区在开展珠心算教育。
所谓珠心算,是指在大脑中以算珠表象为载体,运用珠算法则所进行的计算,俗称“在脑子里打算盘”。熟练掌握珠心算的人,其计算速度和计算效率惊人。
“大量研究还表明,珠心算教育具有开发儿童智力潜能的显著作用,能有效促进儿童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和思维能力等的提高。”刘尚希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连续四年多大样本量跟踪实验研究证实,珠心算教育对促进小学生整体智力发展具有极其显著的作用,对提高小学1-3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学业成绩的作用显著或极其显著。
刘尚希认为,在修订的国家课程标准中,应增加作为“另一种知识体系”珠心算课程,让传统珠算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和现代教育价值在新时代得到全面彰显,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